Navigation

    Tiny Notes

    • Register
    • Login
    • Search
    • 首頁
    • Notes
    • Ask
    • Latest
    • Hot
    • Tags

    尋常性痤瘡Acne Vulgaris

    每日 Notes
    尋常性痤瘡 皮膚科
    1
    1
    2040
    Loading More Posts
    • Oldest to Newest
    • Newest to Oldest
    • Most Votes
    Reply
    • Reply as topic
    Log in to reply
   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.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.
    • T
     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

      簡介

      尋常性痤瘡是毛囊皮脂腺(pilosebaceous gland)的發炎,相當常見,最主要出現在臉部與軀幹。

      流行病學

      (1) 發生率:非常常見,85%的年輕人有此問題
      (2) 通常在青春期出現,男性比女性嚴重

      病生理機轉

      最重要的因素有三個,包括角質栓子、雄性素、以及丙酸痤瘡桿菌(P. ances)
      (1) 角質栓子(粉刺comedone)

      • 成分:角質、過剩的油脂
      • 會堵塞毛囊開口,導致皮脂無法順暢排除
        *如果粉刺與空氣接觸,會氧化,形成『黑頭粉刺』
        反之,如果並未與空氣接觸,則為『白頭粉刺』

      (2) 雄性素

      • 能夠刺激皮脂腺產生更多的皮脂

      (3) 丙酸痤瘡桿菌

      • 能夠將脂質轉成游離脂肪酸,並促進促發炎物質的產生

      (4)機轉

      • 粉刺堵塞毛囊後,皮脂仍不斷合成,導致毛囊不斷被撐大,最後破裂,使得大量的皮脂/脂肪酸/細菌進入真皮層,產生了發炎反應

      誘發因子

      • 藥物:類固醇、雄性素、Danazol、鋰鹽、isoniazid、口服避孕藥等
      • 其他
        情緒壓力、對皮膚施加壓力(ex. 長時間將臉靠在手上→稱為acne mechanica,是個經常被忽略的誘發原因)

      臨床表現

      (1) 臨床表現:病灶產生發炎疼痛
      (2) 病灶描述

      • 粉刺:分成白頭/黑頭粉刺

      • papulopustular acne:在papule病灶上出現白色的膿包

      • Nodulocystic acne:病灶持續擴大相連(1-4cm),導因於反覆的毛囊破裂、發炎、形成膿瘍(cyst)

      (3) 位置:主要位於臉部和軀幹

      幾種特殊的痤瘡

      (1) 新生兒痤瘡(neonatal acne)

      • 主要在新生兒的鼻子/臉頰,和腺體的發展有關,通常短暫且自限性

      (2) 剝落性痤瘡(acne excorie’e)

      • 痤瘡病灶被過度的擠壓和抓破,導致廣泛的抓痕與疤

      • 主要發生在年輕女性,可能和精神困擾有關(ex. 焦慮、強迫症、憂鬱等)

      (3) 機械性痤瘡(acne mechanica)

      • 因為皮膚受壓導致,主要在臉頰/額頭等處出現
      • 誘發原因包括持續將臉靠在手上、或是一些運動器材(ex.頭盔)
      • 相當容易被忽略的成因

      (4) 聚合性痤瘡(acne conglobata)

      • 嚴重的囊腫性痤瘡(cystic ance),主要影響軀幹和臀部
      • 非常多的痤瘡、囊腫、膿瘍聚合在一起
      • 可能在染色體XYY或多囊性卵巢患者看到(罕見)

      (5) 猛爆性痤瘡(acne fulminans)

      • 主要在年輕人出現,急性產生的嚴重囊腫痤瘡、合併化膿與潰瘍
      • 患者同時有無力、發燒、全身關節痛、ESR上升等表現

      (6) 職業性痤瘡(occupational acne)

      • 接觸氯化烴類(ex.多氯聯苯、戴奧辛)、焦油等物質
        *不一定只有接觸部位產生

      (7) 罕見的遺傳疾病

      • SAPHO syndrome、PAPA syndrome等

      診斷

      (1) 粉刺是診斷的必要條件!沒有粉刺,就不是痤瘡!
      (2) 類似痤瘡的狀況:毛囊炎、感染、藥物誘發痤瘡、類固醇誘發痤瘡等
      (3) Lab:基本上不需要,除非懷疑有內分泌異常的狀況

      病程

      • 通常會在20多歲自行改善,但仍可能復發(尤其在冬天/月經來時)

      治療

      (1) 治療目標

      • 移除栓子;減少皮脂分泌;減少細菌移生
      • 長期目標:減少疤痕產生
      • 注意!依從性不佳為治療失敗常見的原因
        外用藥物的效果,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出現(2-3個月)

      (2) 輕微痤瘡

      • 外用抗生素(clindamycin或erythromycin)、Benzoyl peroxide藥膏
        也可考慮使用外用A酸(retinoid acid) (需逐漸調高劑量)

      (3) 中度痤瘡

      • 除了上述治療外,再加上口服抗生素
      • 包括Minocycline或doxycycline
      • 口服isotretinoin可以減少疤痕產生,目前使用日益普遍

      (4) 重度痤瘡

      • 除了外用藥之外,再加上口服isotretinoin
        用在囊腫性痤瘡、聚合性痤瘡、對治療無效的痤瘡
        Isotretinoin能抑制皮脂功能與角質化,治療很有效
        大部分個案使用後達到完全緩解、持續數月到數年

      (5) isotretinoin注意事項

      • 為口服A酸,具有致畸胎的可能,禁止用於孕婦
      • 同時使用tetracycline和此藥,可能誘發pseudotumor cerebri!禁併用
        *25%的患者使用後,血脂可能升高
      • 部分患者則有輕至中度的肝功能指數增加 (停藥後改善)
      • 皮膚/嘴唇會變乾、裂開,可考慮使用低效價的類固醇
        (大約使用20周就會完全改善)

      (6)其他注意事項

      • 外用藥物常會造成皮膚的乾、刺激、脫皮(和ceramide的缺乏有關)
        影響患者的依從性,進而造成治療的失敗

      • 要做好保濕,減少水分的流失

      Reference

      Fitzpatrick's Color Atlas and Synopsis of Clinical Dermatology

     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
      • First post
        Last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