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
-
簡介
玫瑰糠疹是一種急性的痲疹樣(exanthematous/Morbiliform)發疹,有典型的聖誕樹分布,且是一種自限性的皮膚疾病。
流行病學與成因
- 發病時間:10-43歲,老年人和嬰幼兒少見
- 季節:通常發生在春和秋天
- 成因:可能和HHV-7及HHV-6有關
臨床表現
(1) 前驅病灶
- 會先有一個前驅的皮膚病灶:Herald Patch
- 這是一個橢圓形、稍微隆起的斑塊,約2-5公分大
顏色呈橘紅色、病灶周邊有一圈的脫屑(collarette scale)
(2) 全身發疹
- 前驅病灶出現後1-2周,開始出現全身性的發疹
- 背部病灶會出現典型的『聖誕樹』分布
- 並造成橢圓形、顏色粉紅或黃褐、上有細微的脫屑(scaling plaque)
- 病灶主要出現在軀幹和肢體近端,臉上則很罕見
鑑別診斷-multiple small plaque
藥物疹、次級梅毒、雨滴狀乾癬、erythema multiforme、tinea coporis
病程
通常6-12周會自行緩解,並不常復發
治療
以症狀治療為主
口服抗組織胺、外用類固醇、照光治療(UVB;自然光);可加入短程全身性類固醇Reference
Fitzpatrick's Color Atlas and Synopsis of Clinical Dermatology, Seventh Edi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