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vigation

    Tiny Notes

    • Register
    • Login
    • Search
    • 首頁
    • Notes
    • Ask
    • Latest
    • Hot
    • Tags

    SJS和TEN

    每日 Notes
    sjs ten 皮膚科 藥物不良反應adr
    1
    1
    3770
    Loading More Posts
    • Oldest to Newest
    • Newest to Oldest
    • Most Votes
    Reply
    • Reply as topic
    Log in to reply
   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.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.
    • T
     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TinyNotes

      簡介

      Stevens-Johnson Syndrome (SJS)和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(TEN)是會造成生命威脅的皮膚黏膜反應,其典型特徵為廣泛的上皮壞死和脫落。

      定義

      • SJS:小於10%的上皮脫落

      • SJS-TEN overlap:10-30%的上皮脫落

      • TEN:大於30%的上皮脫落

      流行病學

      • 任何年齡都可能出現,但最常見為>40歲,男女的盛行率差不多

      • 發生率:SJS→1.2-6/百萬人-年;TEN:0.4-1.2/百萬人-年

      • 危險因子:SLE、基因(HLA-B5801、HLA-B1502等)、HIV/AIDS

      成因

      (1) 藥物是最常見的因素

      • 在TEN的患者,80%和特定藥物有關聯,只有<5%沒有藥物接觸史
      • 在SJS的患者,50%和藥物暴露有關係
        *高風險藥物:口訣SATAN,包括
        Sulfa drug磺胺類藥物
        Allopurinol
        Tetracycline
        Anticonvulsant抗癲癇藥物 (Carbamazepine、Lamotrigine、phenobarbital、Phenytoin等)
        NSAIDs (oxicam類的)、Nevirapine(NNRTI的一種)

      (2) 其他成因包括化學藥劑、Mycoplasma pneumoniae、病毒感染等

      (3) 和SJS/TEN有關的藥物-基因配對

      • Allopurinol:HLA-B5801
      • Carbamazepine:HLA-B1502
      • Abacavir:HLA-B5701

      病生理機轉

      目前仍未完全了解。可能和免疫細胞針對『表現外來抗原的角質細胞』(藥物相關),產生了細胞毒性免疫反應。上皮細胞的死亡(apoptosis),過程可能和Fas路徑、granulysin等有關。

      臨床表現

      (1) 發病時程

      • 第一次暴露藥物→產生症狀:大概需要1-3周
      • 第二次暴露藥物→產生症狀:只需要數天就發生

      (2) 病灶的進展

      • 皮膚病灶出現前,可能會有發燒、無力、關節疼痛等表現
      • 先從皮膚壓痛/結膜燒灼感>>>皮膚疼痛燒灼感、感覺異常 (痛比癢明顯)
        口腔的病灶常常會疼痛、進食困難

      (3) 皮膚病灶

      • 先驅病灶
        痲疹樣(Morbilliform)、也可能出現類似標靶(target)的病灶
        但也可能以全身紅皮症為最初表現

      • 早期病灶
        先以表面皺褶的斑塊(macule)表現,且病灶彼此聚合
        接著,壞死的上皮,可能會片狀脫落
        上皮脫落後,其下的真皮層暴露、類似二級燒燙傷

      • 病灶分布
        最初的紅斑從臉/四肢開始>>快速擴張、聚合
        手腳掌/頭皮受影響的程度較輕微

      (4) 黏膜病灶

      • 幾乎都會侵犯,造成疼痛的糜爛病灶
      • 侵犯的部位:嘴唇、頰黏膜、結膜、泌尿生殖、肛門

      (5) 眼睛

      • 85%會有結膜病灶、甚至會出現角膜潰瘍
      • 到後期,眼瞼和結膜可能會沾黏(synechiae)

      (6) 病程:

      • 疾病的進展,平均持續小於4天

      • 在發病後數天,上皮開始重新生長,但需要超過3周才能完成

      • 受壓處和口周的皮膚,通常會比較慢癒合

      • 急性期未脫落的皮膚,可能之後會以片狀型態脫落(尤其是手掌/腳掌)
        指甲和眼睫毛也可能會脫落

      Lab

      (1) CBC

      • 貧血、淋巴球低下、嗜中性球低下(預後較差)

      (2) SMAC

      • 尿酸↑、bicarbonate↓

      皮膚切片

      (1) 早期

      • 靠近基底層的角質細胞壞死(範圍包括整個上皮)

      (2) 晚期

      • 上皮全層壞死、脫落;真皮只會有少量的淋巴球浸潤
      • 免疫螢光反應沒有特殊發現,但可用來排除其他水泡病

      鑑別診斷

      • Erythema multiforme:通常有典型的target lesion
      • Acute GVHD:類似TEN,但是較少黏膜的侵犯
      • 燒燙傷、光毒性(phototoxic)反應、藥物疹、脫屑性皮膚炎
      • SSSS(主要在小孩子表現,不會有黏膜侵犯)

      預後因子

      • 年齡(>40歲)、心跳(>120/min)、有惡性腫瘤、受影響範圍>10% BSA、尿素大於10mM、sodium bicarbonate<20、血糖>14mM(>252mmol/L)

      • 每符合一項得一分,分數越高,預後越差

      • 大於5分,死亡率可能高達90%

      • TEN的死亡率可以高達30%,SJS則為5-12%
        如果患者在次接觸藥物,可能會在數小時到數天發病,且症狀更為嚴重

      併發症

      • 皮膚:色素脫失/沉澱、結疤、指甲生長異常
      • 眼睛:常見,包括乾燥症、睫毛倒插、黏連、角膜潰瘍、持續畏光、視力受損
      • 生殖泌尿道:包莖(沾黏/包皮無法往後退)、陰道粘連等

      治療

      • 早期診斷,並且停止用藥
      • 最好要入住加護病房
      • 支持性治療:注意體液/電解質平衡、傷口照護/避免感染
      • 早期給予系統性類固醇,晚期則不建議給
      • 有文獻指出IVIG能夠減緩TEN的進程,但是受到許多質疑
      • 若患者有sepsis的表現,給予抗生素治療
      • 及早治療眼睛的病灶,趕快會眼科

      預防

      千萬不能再碰到造成SJS/TEN的藥物!註記到病歷中!提醒病人不能再使用相關藥物!

      Reference

      Fitzpatrick's Color Atlas and Synopsis of Clinical Dermatology

     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
      • First post
        Last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