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lebsiella造成的侵襲性肝膿瘍
-
簡介
Klebsiella pneumoniae會造成許多部位的感染,尤其是在免疫下降的患者。在台灣,尤其要注意K. pneumoniae造成的侵襲性肝膿瘍(invasive liver abscess,KLA),部分患者甚至會造成轉移性的感染。本篇筆記主要整理『原發性』的肝膿瘍,也就是患者原先沒有肝膽相關疾病。
流行病學
-
大部分的個案在台灣,且主要為社區感染(community-acquired)
-
少部分的KLA患者,可能會產生轉移性感染,包括眼內炎和腦膜炎
(一篇論文指出,台灣肝膿瘍患者出現轉移感染的比率約為12%)
(主要發生於原發性的肝膿瘍患者上)
病生理機轉
- 糖尿病是最為重要的宿主因子
- 病原體因子上,K1 capsular serotype和hypermucoviscosity phenotype在社區比較多,也和原發性肝膿瘍有關係
臨床表現
-
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、右上腹痛、噁心嘔吐、腹瀉、腹痛
-
抽血則常看到白血球升高、ALT、AST、ALK-P升高
-
影像學特徵
-
在超音波下,KLA通常比較solid,且細針抽吸的pus量比較少
-
在CT下,KLA通常是單一、多房(multiloculated)的膿瘍
膿瘍相對比較實質、薄壁、無rim enhancement,且常合併septic thrombophlebitis
-
-
轉移性感染
小心眼內炎、腦膜炎、腦膿瘍等
診斷
- 膿瘍或血液分離出K. pneumoniae,且有符合的影像學結果
(原發性:無合併的肝膽相關疾病) - 影像學可以使用超音波和CT
治療
(1) 引流
- 可以使用CT或超音波導引來引流(drainage)
(2) 抗生素的選擇
- 大部分的KLA菌種對於cephalosporin仍有敏感性
- 經驗性抗生素要cover GNB和厭氧性的病原體
之後的抗生素則根據藥敏的結果選擇 - 治療的時間
大部分需要給4-6周的抗生素
最初的2-3周給靜脈抗生素,直到症狀改善或引流完全後再換口服藥物
(3) 轉移性感染的治療
- 除了抗生素外,可能還需要局部治療或清創
(ex.眼內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眼內抗生素注射和vitrectomy)
預後
預後大部分良好,但轉移性感染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
Reference
Yu, WL, Chuang YC (2018). Invasive liver abscess syndrome caus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. Retrieved 2018 Jul 18th from www.uptodate.com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