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統性化療藥物的輸注反應
-
簡介
幾乎所有的化療藥物,都可能會誘發輸注反應。較常出現輸注反應的藥物包括taxane、platium、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、L-asparaginase、procarbazine、etoposide、bleomycin、cytarabine、以及ixabepilone等藥物。
輸注反應的表現
-
差異相當大,從輕微的皮膚癢和潮紅,到過敏性休克都可能出現
大部分的反應在藥物輸注後數小時內產生 -
輸注反應可能會在第一次或後續療程中產生
-
常見的輸注反應包括潮紅、皮膚癢、心跳或血壓變化、胸悶不適、腹痛、發燒、噁心嘔吐、皮膚疹、喉嚨緊、低血氧、癲癇、暈眩等
-
全身性過敏反應
- 罕見,但在Platinum和taxane類藥物比較常見
- 皮膚症狀:潮紅/癢/全身蕁麻疹/血管水腫
- 呼吸症狀:咳嗽、喘、胸悶、wheezing、喉頭緊、聲音改變、低血氧
- 心血管:心跳快、血壓低、意識改變
- 腸胃道:噁心嘔吐、腹絞痛、腹瀉等
- 神經症狀:覺得快昏倒、暈眩、癲癇等
- 雖然輸注反應和全身過敏反應部分重疊,但若出現上標紅字的狀況,就要特別小心可能出現全身性過敏反應!
輸注反應的分類-NCI classification
- Grade 1:輕微且短暫的症狀,不需要暫停化療
- Grade 2:需暫時停止給藥,但對於症狀治療快速反應
- Grade 3:對症狀治療反應較慢,或初期改善後又再出現
- Grade 4:影響生命的狀態,需要緊急處理
- Grade 5:死亡
全身性過敏反應的評估
(1) 抽血檢查
- tryptase↑(症狀出現後3小時內達peak,太早抽可能偽陰性)
(2) 皮膚檢測
- 較常用於評估白金類藥物的過敏反應(但仍有許多討論)
預防
(1) 化療前給藥(premedication)能夠減少輸注反應的嚴重程度
- 常見的藥物包括抗組織胺和類固醇
(但這些藥物對於預防系統性過敏反應較不有效)
(2) 雖然給了premedication,仍要做好出現輸注反應的準備
- 要準備好epinephrine、抗組織胺、支氣管擴張劑、氧氣等
緊急處置
(1) 輕到中度的輸注反應
-
定義:Grade 1-2,且沒有系統性過敏反應的表現
-
先暫時停止,確認生命徵象,並給予抗組織胺緩解症狀
若給藥後改善,可以繼續給藥,但要用較低的流速給藥
(2) 嚴重的輸注反應或全身過敏反應
-
定義
grade 3-4,且合併全身過敏反應的表現(ex. 廣泛蕁麻疹、wheezing、血管水腫、低血壓等) -
評估患者的生命徵象,並立刻停止給藥
立刻給予患者IM的epinephrine (0.3-0.5mg) -
建立靜脈通道,給抗組織胺、類固醇(作用較慢,可預防延遲的反應)
繼續給藥Rechallenge
(1) 輕中度:嚴重度1-2
- 症狀若較輕微,且沒有全身性過敏的表現,在premedication的狀況下可以繼續給藥,但要用較低的流速給藥
(2) 重度:嚴重度3-4
- 若症狀嚴重,甚至出現anaphylaxis的表現,則不建議再次給藥
- 若無其他可替換藥物,可考慮接受減敏療法
Reference
Castells MC, Matulonis UA, Horton TM (2018). Infusion reactions to systemic chemotherapy. Retrieved 2018 Sep 15th from www.uptodate.com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