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甲的感染
-
真菌感染:灰指甲(Onychomycosis)
- 真菌侵犯指甲,導致指甲顏色改變、變厚、變形
- 治療可以給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藥物(口服效果較好)
細菌感染
(1) 急性甲溝炎(acute paronychia)
-
是手部最為常見的感染,導因於nail fold的局部受損,也可能是慢性甲溝炎的併發症
-
常見的感染菌種包括S. aureus、Streptococcus、P. aeruginosa等
-
造成指甲疼痛、甚至化膿和水泡(尤其是Staphylococcus)
-
治療:需要時進行I&D、外用及口服抗生素
(2) Blistering distal dactylitis
- 指腹的局部感染,指尖腫脹,產生緊而無壓痛的水泡
- 主要的病原體為Group A streptococcus
- 治療為口服抗生素,水泡可以drain掉
(3) Felon (pulp space infection)
- 為手指軟組織(pulp)的急性感染,主要影響大拇指和食指
- 指尖的軟組織空間內產生膿瘍
- 最常導因於穿刺傷,但也可能導因於未治療的甲溝炎
(4) Green nail syndrome
- 為綠膿桿菌造成的指甲侵犯→導致甲板顏色變綠
病毒感染
(1) 病毒疣Wart
- HPV感染是指甲最常見的病毒感染
- 最常出現在nail fold (甲床也可能受到侵犯)
- 如果侵犯了近端nail fold→導致指甲產生縱向溝紋、甲板破壞
(2) Herpetic whitlow
- 為HSV的手指感染,常會造成嚴重的腫痛
- 典型出現在習慣吸手指,且合併HSV口腔感染的患者
慢性甲溝炎
-
為nail fold的慢性感染
-
流行病學:非常常見,最常在30-60歲的女性出現
-
病生理機轉:最重要的因子包括反覆的碰水和受損的cuticle
-
病原體:以Candida albicans為主,可能合併次發性的S. aureus及P. aeruginosa感染
-
臨床表現
以大拇指和食指最常受侵犯
從近端nailfold的腫脹→cuticle消失、出現pus→對外界刺激更為敏感 -
治療
- 治療困難
- 保護指甲:減少接觸刺激因子,少碰水,戴手套
- 外用的抗真菌藥物;若合併細菌感染,則給外用抗生素
Reference
Thieme Clinical Companions Dermatolog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