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vigation

    Tiny Notes

    • Register
    • Login
    • Search
    • 首頁
    • Notes
    • Ask
    • Latest
    • Hot
    • Tags

    凹陷性角質溶解症Pitted Keratolysis

    每日 Notes
    感染科 皮膚科 皮膚細菌感染
    1
    1
    4426
    Loading More Posts
    • Oldest to Newest
    • Newest to Oldest
    • Most Votes
    Reply
    • Reply as topic
    Log in to reply
   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.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.
    • T
     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TinyNotes

      簡介

      凹陷性角質溶解症(pitted keratolysis),是一種侷限在角質層(stratum corneum)中的表淺皮膚細菌感染。病灶主要分布在足部受壓處,且以多發性的表淺凹陷表現。通常給予表淺的抗生素治療,就能夠讓疾病緩解。

      流行病學

      • 此疾病並不少見,主要分布在熱帶潮濕的區域
      • 大部分患者年紀為10-40歲,男女比約4:1
      • 誘發因子
        多汗、穿不透氣的包鞋、手腳掌皮膚厚、表皮pH提高、濕熱的氣候、腳部清潔沒有做好、DM、免疫抑制等

      成因

      常見的菌種包括Corynebacterium、Kytococcus sedentarius、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、Streptomyces以及Actinomyces keratolytica等。這些細菌會分泌胞外的蛋白酶,消化角質並溶解角質層。這些細菌同時會產生硫化物,進而造成惡臭。

      典型臨床表現

      • 在腳底出現許多表淺的凹陷,顏色為白色或黃色
        這些凹陷大約0.5-7mm大,深度約1-2mm,彼此可能融合

      • 主要分布於足部的受壓區,且通常雙側受影響(但不對稱)

      • 這些病灶常會有臭味,導因於細菌產生的硫化物

      • 通常沒有症狀,但有些患者可能有癢、刺激、燒灼感等

      其他亞型

      • 影響非受壓部位:手掌、足弓處等
      • Painful plaque-like:以疼痛的斑塊,合併表淺的凹陷
      • Large crateriform depression:以大的凹陷(火山口樣)表現
      • Corynebacterial triad:合併pitted keratolysis、紅癬、trichomycosis axillaris

      診斷

      主要由臨床表現診斷

      治療

      • 通常給予外用的抗生素,並做好足部清潔即可
        可以選擇clindamycin、erythromycin、mupirocin、fusidic acid等

      • 如果對於上述治療無效,才考慮給系統性抗生素
        如口服的clindamycin、erythromycin等

      Reference

      Barankin B, Leung AK (2017). Pitted keratolysis. Retrieved 2018 Oct 27th from www.uptodate.com

     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
      • First post
        Last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