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vigation

    Tiny Notes

    • Register
    • Login
    • Search
    • 首頁
    • Notes
    • Ask
    • Latest
    • Hot
    • Tags

    蜂螫傷的反應與處置

    每日 Notes
    急診科 皮膚科 蜜蜂螫傷 過敏allergy
    1
    1
    2222
    Loading More Posts
    • Oldest to Newest
    • Newest to Oldest
    • Most Votes
    Reply
    • Reply as topic
    Log in to reply
   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.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.
    • T
     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

      簡介

      被蜜蜂螫傷後,大部分的人只會出現局部的反應;然而,部分的人對蜂毒過敏,可能會出現全身性過敏反應,嚴重甚至可能死亡。也有些人會出現延遲性的蜂毒反應,例如血清病(serum sickness)。

      針刺與蜂毒

      在被蜜蜂螫到後的前幾秒鐘,蜂毒就會釋出,因此若能夠立即去除蜜蜂或針,可以限制蜂毒的進入量。然而,若患者已被螫傷超過數分鐘,緊急移除針刺的重要性就下降,因為毒液通常已經完全釋出了。

      局部反應

      (1) 非複雜性的局部反應

      • 局部的紅腫,通常在針刺後數分鐘出現,並在數小時緩解
      • 可以用冰敷治療

      (2) 大的局部反應(Large local reaction,LLR)

      • 約有10%的患者出現比較嚴重的紅腫反應,超過1-2天仍持續擴散

      • 在LLR在48小時達peak,並在5-10天逐漸緩解

      • 可能是由IgE介導的反應

      • 腫脹的範圍可能會超過10公分

      • 治療:冰敷、口服類固醇、NSAIDs、止癢

      (3) 破傷風疫苗?

      • 為表淺的傷口,單純蜂螫不需要給破傷風疫苗

      (4) 次發性感染

      • 大部分不會次發性感染,要和LLR區分

      • 疼痛在螫傷後3-5天後惡化、可能合併發燒

      • 若無法區分,可以給口服的抗生素治療

      (5) 未來出現系統性反應的風險

      • 根據觀察性研究,未來出現系統性過敏反應的風險約為7%
      • 但大部分的反應主要侷限在皮膚,如蕁麻疹/血管水腫

      系統性反應

      (1) 簡介

      • 被蜜蜂螫之後,最擔心出現系統性過敏反應(anaphylaxis),嚴重甚至可能死亡。

      (2) 流行病學

      •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,蜂螫後約有0.3-3%的患者出現系統性過敏反應
      • 因系統性過敏反應死亡的患者,一半以上不知道自己對蜂毒過敏
      • 若對蜂毒出現系統性過敏反應後,未來被螫後再次出現系統性過敏反應的風險達30-60%

      (3) 臨床表現

      • 皮膚症狀:全身性蕁麻疹、血管水腫
      • 呼吸症狀:聲音嘶啞、上呼吸道堵塞(咽喉水腫)、wheezing(氣管收縮)
      • 心血管症狀:頭重腳輕、低血壓、休克等
      • 成人的症狀較嚴重,比小孩容易出現呼吸和心血管的症狀 (90% vs. 30%)

      (4) 診斷

      • 主要根據臨床表現(有一些score可以算)
      • 抽血會看到histamine和tryptase高

      (5) 治療

      • 急性處置:肌肉注射Epinephrine
      • 預防措施:購買epi-pen、毒液免疫療法(venom Immunotherapy)

      其他少見的反應

      (1) 毒素的系統性反應

      • 蜂毒具有血管活性,可造成噁心/嘔吐/腹瀉/暈眩/抽搐
      • 此種狀況很少見,通常需要被非常多蜜蜂叮到才會產生
      • 主要給予支持性的治療

      (2) 其他

      • 包括血清病、血管炎、神經炎、心肌炎、腦炎等

      Reference

      Freeman T (2017). Bee, yellow jacket, wasp, and other Hymenoptera stings: Reaction types and acute management. Retrieved 2018 Aug 15th from www.uptodate.com

     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
      • First post
        Last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