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
-
簡介
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,又稱為pseudotumor cerebri。患者出現IICP的表現 (頭痛、Papilloedema、視覺喪失),但CSF的成分正常,而且在神經影像上找不到其他造成IICP的原因
流行病學
- 大約是1-2/10萬人
- 在過重的育齡婦女中,其發生率達一般人的2-20倍
- 許多藥物和IIH有關,包括GH、Retinoids、tetracycline
病生理機轉
-
目前仍不甚清楚
-
有人認為和venous sinus stenosis有關
-
其他理論
CSF回流阻力上升、肥胖致腹部和顱內的靜脈壓升高、Vit A代謝異常、鹽分和水的滯留異常等
臨床表現
-
典型是肥胖的育齡女性,出現頭痛,且在眼底鏡看到papilloedema
-
頭痛表現
多樣且不具特異性,常見的表現包括每日發生、不尋常的嚴重度、抽痛(throbbing)等 -
其他
暫時性視覺遮蔽(obscuration)、搏動性耳鳴、複視等
檢查
- 神經影像學要安排:排除其他成因
- CSF的結果正常
- Lumbar puncture : >25cmH2O
治療
-
減重、acetazolamide
-
部分患者給短期類固醇或反覆穿刺引流可以帶來改善
但不建議長期使用 -
如果患者症狀持續進展,視力喪失,可以考慮手術治療
包括optic nerve sheath fenestration、CSF shunting
Reference
Lee AG, Wall M (2015).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: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. Retrieved 2018 Nov 24th from www.uptodat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