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的毒性
-
簡介
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是免疫治療的一種,能夠阻斷『抑制T細胞活化及功能的分子』,進而達到對抗癌症的效果。目前幾個主要的種類包括
(1) 抑制CTLA-4:ipilimumab
(2) 抑制PD-1:Pembrolizumab、Nivolumab
(3) 抑制PD-L1:atezolizumab、avelumab、durvalumab等自體免疫不良反應
-
因為抑制checkpoint→增加自體免疫的發生風險
-
抑制CTLA-4的藥物,自體免疫不良反應發生較早、頻率較多、嚴重度較高
且通常和劑量相關 -
治療
-
輕度:給低劑量類固醇(prednisone,0.5mg/kg)
-
中重度:給高劑量類固醇(1-2mg/kg)
-
類固醇劑量通常在四週的時間慢慢降低,但有10%的患者在停藥後復發
-
這些用來控制自體免疫不良反應的類固醇,並不會影響抗癌的效果
-
結腸炎
-
使用ipilimumab的患者約有25%出現
使用抑制PD-1/PD-L1的藥物則小於5% -
典型症狀包括水瀉(最常見)、腹痛、下消化道出血
若延遲治療,可能會造成嚴重脫水或腸道穿孔破裂 -
輕中度(排便次數比平常多6次內):補水、止瀉藥物
重度(排便次數比平常多6次):高劑量類固醇
若用類固醇3-5天後,反應仍不好,可考慮infliximab或vedolizumab
肺炎
-
約2-5%的患者出現,有潛在的生命危險
-
症狀包括乾咳、喘、低血氧
-
CT上能看到GGO和間質變厚
-
治療:高劑量類固醇
皮膚不良反應
-
約30%的患者出現
-
症狀包括癢、痤瘡樣皮疹、TEN等
-
輕微的皮膚發炎可以給外用的類固醇、抗組織胺等
嚴重的皮膚發炎,可考慮系統性的類固醇使用
內分泌異常
-
使用ipilimumab的患者,約有10%的患者出現腦垂腺發炎(hypophysitis)
-
症狀:腎上腺功能低下(低血壓、疲倦)、頭痛、甲狀腺功能低下等
-
內分泌的異常通常較不可逆,視情況補充hormone
肝炎
-
使用ipilimumab的患者,約有10%出現
使用PD-1、PD-L1的患者,約有1%出現 -
大部分沒有明顯症狀,但有部分出現疲倦、噁心、水腫、黃疸
-
治療:高劑量類固醇
心肌炎
-
發生率小於1%,通常會合併有骨骼肌發炎
-
死亡率高,約達20%-50%
-
症狀包括疲倦、喘、胸悶、troponin升高
EKG看到心房心室阻斷、VT等 -
治療:高劑量類固醇、IVIG、anti-thymocye globulin等
神經毒性
- 罕見(<1%),包括Guillain-Barre syndrome、腦炎、重症肌無力等
- 依據其表現,給予相對應的治療
Reference
Johnson, D. B., Chandra, S., & Sosman, J. A. (2018).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Toxicity in 2018. JAMA, 320(16), 1702-1703.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