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光角化症Actinic keratosis
-
簡介
日光角化症主要分布於陽光曝曬處,且可能會進展至鱗狀上皮癌,因此要小心。
流行病學
- 主要在中年人出現,男性較為常見
- 主要在skin phototype I-III的人出現 (幾乎不會在皮膚黝黑的人出現)
- 在戶外工作者、戶外運動選手的出現機會較高
病生理機轉
在skin phototype I-III的患者,若長期暴露於日光下,導致角質細胞產生累積性的傷害(尤其是UVB),進而產生日光角化症
臨床表現
-
病灶需要數個月到數年發展
-
常以單一或多個乾燥、粗糙,且有黏附脫屑的病灶表現
病灶以皮膚色或黃棕色呈現,帶有一些紅色的色調在 -
病灶處常會有壓痛,且脫屑不易剝除,甚至會疼痛
-
病灶摸起來粗糙,像是砂紙的觸感
-
病灶大部分小於1公分
特殊表現-SPAK
- SPAK的全名為spreading pigmented actinic keratosis,外觀類似lentigo maligna,但是摸起來卻是actinic keratosis的觸感
- 病灶較大(>1.5cm),帶有色素(棕黑色),且會慢慢擴散
- 記得和lentigo maligna鑑別!
診斷
- 主要靠臨床診斷
- 要和chronic lipus erythematous、SK、wart、SCC、BCC區分
病程
- 可能會自行消失,但是通常會持續數年
- 大約有1%的AK會進展至鱗狀上皮癌
治療
(1) 局部單一病灶治療
- 冷凍、雷射、光動力治療
(2) 局部範圍病灶治療
- 5-FU cream:有效,但造成局部紅腫和潰瘍
- imiquimod:有效,但造成cytokine dermatitis
- Ingenolmebutat gel:有效,但造成廣泛的潰瘍
- A酸:須長期使用,能治療表淺的AK
- diclofenac gel:須長期使用,但只對表淺的AK有效
Reference
Fizpatrick's color atlas and synopsis of clinical dermatolog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