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道切除的併發症
-
發生率與危險因子
(1) 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約20-80%
- 包括系統性併發症(如肺炎/MI)和手術相關併發症(滲漏)
(2) 最常見的術後併發症為肺部併發症
- 約16-67%的患者在術後會出現
(3) 危險因子
- 年齡、共病、營養不良、肝腎不全、緊急手術等
系統性併發症
(1) 肺部
-
為食道切除及重建後最常見的併發症(約佔16-67%)
-
包括肺炎、氣管痙攣、ARDS、COPD急性惡化、肺栓塞等
-
鼓勵病人於術前戒菸、呼吸訓練;術後深呼吸、做好口腔清潔,良好的疼痛控制等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產生
(2) 心臟
- 包括心房顫動(Afib)、心肌梗塞等
- 心房顫動:約有20%的患者出現→合併其他併發症的機會較高
手術相關併發症-食道管(conduit)相關
(1) 接合處滲漏(anastomotic leak)
-
發生率約5-40%,和滲漏相關的死亡率約佔2-12%
-
可能和接口處縫合不良或局部壞死(gastric tip necrosis)有關係
-
胸腔吻合(thoracic anastomosis)出現滲漏的機會比頸部吻合(cervical)低
-
處置
- 頸部吻合:引流、換藥
胸腔吻合:可能需要開進去,或用內視鏡治療(ex. 擺stent) - 穩定血流動力學:確定新的食道管路能有足夠的血流供應
- 引流:讓滲液能夠引流到外面,而不會積在空腔中
- 抗生素治療:要能cover驗氧菌和嗜氧菌
- 頸部吻合:引流、換藥
(2) 缺氧ischemia
- 發生率約9%
- 臨床表現從小的接合處滲漏,到整個重建管路壞死都有可能
(3) 接合處狹窄anastomosis stricture
-
發生率約9-40%
-
可能導因於重建管路缺氧,或是食道癌復發
-
臨床表現包括吞嚥困難、吞嚥疼痛、嗆咳等
-
良性的窄縮,可以用內視鏡擴張治療
只有少見的狀況下,會需要手術切除或分流
手術相關併發症-血管/神經/胸管
(1) 喉返神經受損
- 可能會造成聲音嘶啞、喘、吸入性肺炎等
- 若懷疑,要做喉鏡以及食道吞嚥評估
(2) 乳糜胸
-
因為胸管和食道靠近,手術後出現乳糜漏的風險較高
-
能看到胸管的顏色變成牛奶色、其中的TG升高(>110)
-
治療:NPO、給PPN、若持續大量滲漏考慮手術治療
手術相關併發症-消化功能
(1) 吞嚥困難
- 65%出現,但只有3-4%出現嚴重的吞嚥困難
- 最常見的原因為吻合處狹窄,但也可能是功能性異常
(2) 胃排空變慢
- 在接受食道切除及重建的患者,約50%出現
- 可能和迷走神經的切除,以及消化道的結構變化有關
(3) 逆流
- 在20-80%接受食道切除的患者出現
- 在有症狀的患者,可以給PPI和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
(4) 傾食症候群Dumping syndrome
-
和迷走神經切除有關
-
早期症狀:和高滲透壓的物質進入小腸有關係
晚期症狀:大量醣類進入腸道後,造成胰島素大量分泌,產生低血糖 -
治療
先改變飲食,包括減少單醣、少量多餐
若症狀仍持續,可考慮給Octreotide
(5) 橫膈膜疝氣
- 是個不常見,但相當困難的問題
- 可能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胸痛、體重減輕等表現
- 通常需要手術修補
Reference
Raymon DP (2017). Complications of esophageal resection. Retrieved 2018 Dec 2nd from www.uptodat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