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vigation

    Tiny Notes

    • Register
    • Login
    • Search
    • 首頁
    • Notes
    • Ask
    • Latest
    • Hot
    • Tags

    糖尿病的皮膚表現

    每日 Notes
    新陳代謝科 皮膚科 糖尿病
    1
    1
    909
    Loading More Posts
    • Oldest to Newest
    • Newest to Oldest
    • Most Votes
    Reply
    • Reply as topic
    Log in to reply
   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.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.
    • T
     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TinyNotes

      Acanthosis nigrican

      • 是糖尿病患者相對常見的皮膚變化

      • 特徵為皮膚乳突樣增厚,帶有一點髒髒的/絨毛樣(velvety)的觸感
        有些個案,上面可能會長有許多皮贅(acrochordons/skin tags)

      • 主要分布在屈曲處(flexural area);包括後頸(常影響最嚴重)、腋下、會陰部、腹部皺褶處等;通常對稱分布

      • 部分個案可能和癌症有關連性,尤其是快速發展;無糖尿病或肥胖的患者;臨床上特別florid等

      • 病生理機轉可能和胰島素和表皮細胞的IGF-1受體過度結合有關係,進而刺激/活化表皮

      • 治療通常反應不好

      Diabetic limited joint mobility (LJM)

      • 手指皮膚及關節旁軟組織變厚變緊,造成手指出現無痛性的活動範圍下降;通常從第五指的遠端指節開始→往近端指節和其他手指侵犯
      • 此為糖尿病患者相對常見的表現(在T1DM甚至有3-5成出現);和糖尿病的時間及血糖控制不良有關係
      • 病生理機轉:和皮膚的膠原蛋白/黏多醣分泌增加有關係
      • 影像學檢查會注意到關節腔並未變窄,因為LJM不是一種關節病變
      • Prayer sign:由於指頭硬化,做祈禱的手勢時,雙掌無法完全閉合
      • 治療:好好控制血糖

      Scleredema diabeticorum

      • 皮膚對稱性、無痛性的變厚→主要分布在上背和後頸部
        皮膚會變得non-pitting、變厚變硬、橘皮樣的變化
        該處皮膚可能對痛/輕觸覺較不敏感,甚至影響上肢/頸部活動
      • 相對於感染相關的scleredema,此狀況通常發展較為緩慢
      • 大約出現在2.5-14%的糖尿病患者身上(主要是T2DM,成人為主)
      • 病生理機轉:fibroblast持續製造細胞外物質→導致膠原蛋白變厚、糖胺聚糖(尤其是玻尿酸)堆積
      • 對治療反應不好

      皮膚感染

      • 免疫功能下降,使得皮膚感染的風險增加
      • 包括細菌(streptococcus)、真菌(candida、dermatophyte、mucormycosis)等
      • 年輕人的真菌性龜頭炎,要記得去查是否有DM
      • Mucormycosis是一種血管侵犯性的真菌,常會侵犯鼻腔周圍,且合併有eschar formation,死亡率高。糖尿病為此感染的重要危險因子。

      糖尿病足/糖尿病潰瘍

      • 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問題,約發生在15-25%的患者;嚴重者可能會導致患者需要被截肢
      • 早期出現callus→骨頭突起處的皮膚潰爛、組織破壞
        可能會合併有軟組織感染,甚至骨髓炎
      • 和患者的周邊神經病變/血管病變、壓力、創傷、穿不合腳的鞋子等有關係
      • 治療與預防
        • 適度的清創;傷口照護;穿合適的鞋子
        • 去除惡化因子,包括水腫、鬱積性皮膚炎、周邊動脈疾病、感染、高血糖等
        • 定期檢視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狀況,早期處理!

      Necrobiosis lipoidica (NL)

      • 主要出現在年輕/中年的DM患者,女性較多(約為男性的三倍)
      • 臨床表現早期為紅棕色的丘疹→進展成一至多個黃棕色的斑塊
        邊緣處稍微隆起,中央則略為萎縮凹陷,帶有黃橘色調
        最主要出現在前脛處
      • 病程通常緩慢,不太會自發性緩解(<20%)
      • 約13-35%患者出現潰瘍,甚至在少數慢性潰瘍患者出現了SCC
      • 大約只有0.3%-3%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NL,但有NL的患者,約有11-67%合併有糖尿病 (兩者關聯性仍有爭議存在)
      • 嚴重度和DM的狀況無關,血糖控制對於疾病無影響
      • 對治療反應不好;早期可以擦高效類固醇;但因為此狀況為良性,也可以密切觀察即可,並注意潰瘍的產生

      Granuloma annulare (GA)

      GA和糖尿病可能有關連性存在(但關聯度可能較NL及DM的關係弱),病生理機轉並不甚明確

      糖尿病皮膚病變(diabetic dermopathy)

      • 主要的特徵為下肢出現萎縮的皮膚病灶
      • 臨床表現為小(<1cm),萎縮、粉紅至棕色的斑塊,好發於前脛

      穿透性皮膚病(perforating dermatosis)

      常發生在慢性腎臟病的患者,真皮的物質會穿過上皮,排到皮膚外。病灶處會非常癢

      Diabetic bullae

      • 突發性、找不到原因的的下肢水泡 (主要在腳趾/腳/前脛)
        (從正常的皮膚上長出水泡)
      • 通常不會痛也不會癢,約2-5周後癒合,不太會留疤
      • 良性,通常不會影響大面積皮膚,要注意感染;治療為支持性為主

      其他

      (1) Eruptive xanthoma

      • 無數個1-4mm、黃色的無症狀丘疹,主要分布在臀部/肢體伸展處
      • 通常和嚴重高血脂(TG>1000mg/dL)有關係,這類患者通常也都有糖尿病
      • 治療:降血脂,通常在治療後6-8周完全緩解

      (2) 治療相關的皮膚表現

      • 包括藥物疹;胰島素長期注射可能會導致局部脂肪萎縮

      Reference

      Fitzpatrick dermatology, 9th edition

     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
      • First post
        Last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