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角化瘤 Angiokeratoma
-
簡介
血管角化瘤(Angiokeratoma)是一種暗紅至紫色的皮膚病灶,通常有個粗糙、脫屑的表面。血管角化瘤以『擴張的表面微血管』和『表面的過度角化』為主要特徵。病灶的血管可能會栓塞(thrombosis),使得病灶的顏色轉成深紫至黑色。
分類
血管角化瘤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類型
(1) Sporadic angiokeratoderma- 單一的病灶,通常出現在超過40歲的人身上
(2) Angiokeratoderma of Fordyce
-
最常見的血管角化瘤
-
最常發現於陰囊,但也可以在陰莖/大陰唇等發現
-
最常出現於超過40歲的人身上,且以男性為主
-
通常會有多發性病灶
-
年輕患者:病灶較小、紅、較少脫屑
年長患者:病灶較大、藍紫、較容易有脫屑
→通常沒有症狀
(3) Angiokeratoma circumscriptum
-
罕見的血管畸形,女性較多(3:1)
-
可以在出生時就出現,或是到兒童或成年才出現
-
病灶通常在腿部或軀幹出現
(4) Fabry disease (angiokeratoma corporis diffusum)
-
為一『alpha-galactosidase』酵素缺乏的X-linked遺傳代謝疾病
-
患者常會出現廣布的angiokeratoma,主要分布於區幹下半
-
患者常會有心臟肥大、腎臟衰竭、神經病變、角膜混濁等表現
細節可以參考連結
治療
通常是無害性的血管病灶,但因為病灶顏色深,時常需要biopsy來和黑色素瘤作鑑別診斷。如果病灶容易出血,或是有美觀的考量,可以考慮用手術的方式移除,包括手術切除、雷射、冷凍治療、電燒等。
Reference
Fizpatrick's color atlas and synopsis of clinical dermatology